2019年10月12日-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法學部和内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主辦的《海峽兩岸“民族地區生态、文化與小康社會”學術研讨會》在阿拉善左旗巴彥浩舉行。來自台灣銘傳大學、台灣國立曆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政協會、南京大學、大連民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吉林師範大學、内蒙古大學、内蒙古師範大學、阿拉善黨校及阿拉善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會議。
内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齊木德道爾吉教授主持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教授、中國邊政協會理事羅中展教授做了重要講話。郝時遠教授(中國社科院)、楊開煌教授(台灣銘傳大學)、範可教授(南京大學)、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内蒙古大學)分别發表題為“建設内蒙古亮麗風景線的幾點思考”、“少數民族生态文化析論”、“人類學視野裡的生存性智慧與生态文明”、“技術專利、金融資本和國家稅收對草原畜牧業德影響”的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少數民族生态與社會發展、民族地區曆史文化變遷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内蒙古師範大學烏日陶克套胡院長、謝詠梅教授、麥拉蘇副教授參加會議。謝詠梅教授做題為《适應與共存—論套西地區的生存抉擇與生态變遷》的學術報告,麥拉蘇以《現代性視域下的遊牧地方性知識的保護與延續—基于蒙古國的田野調查》為題做主題發言。
本次會議緊扣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主題,與台灣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營造、生态保育、文化重建、永續發展理念和實踐相對接,促進了海峽兩岸學者在學術領域的深度交流,必将推進海峽兩岸社會、經濟、生态、文化的全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