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調查(Fieldwork)是民族學、人類學專業的核心研究方法,對于每一位從事民族學、人類學專業的學者、學生來說可謂意義非凡。自7月29日起,伟德首页官网全體2020級民族學專業本科生開始為期1個月的田野調查。其中,由12名本科生與2名研究生組成的第三組田野調查小組,來到赤峰市巴林右旗,圍繞 “格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巴林右旗曆史文化(遼代至清代)”、“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田野調查。
8月15日,我院黨委書記包鳳蘭、教學秘書範尊前來大闆鎮慰問田野調查中的巴林右旗組師生,為該組接下來繼續深入的田野工作鼓足了士氣。

學院黨委書記包鳳蘭與教學秘書範尊前來看望田野中的巴林右旗組
8月16日下午,在巴林右旗巴彥塔拉蘇木寶木圖嘎查的田野調查中,第三組田野小組13名同學劃分成5個小分隊,以分散與随機的形式,入戶訪談,獲得了許多珍貴的一手田野資料。

第一小分隊在入戶調研中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田野調查,讓同學們更為直觀地參與觀察當地農、牧民的日常生活, 8月17日烏日格木樂老師帶隊全體小組成員從大闆鎮乘坐大巴車,前往巴林右旗最東邊的西拉沐淪蘇木,并安排學生分别入住沙布嘎嘎查、達林台嘎查、蘇吉嘎查、哈日巴召村等當地的農牧民家,在“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過程中,進行觀察與記錄,體驗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學、人類學田野調查。

8月18日恰逢“大學生搖籃”——沙布嘎嘎查2022年大學新生表彰大會

三位同學入住沙布嘎嘎查一牧民餐廳進行田野調查

入住達林台嘎查牧民家的同學協助喂羊驅蟲藥

在住戶家田地裡協助摘毛豆

哈日巴召村的兩組同學與家庭成員包餃子聚餐

入住蘇吉嘎查的同學走訪街邊商戶門鋪
田野調查作為民族學、人類學專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最終的目的是基于田野資料形成一個民族志文本。因此,為及時總結珍貴的田野調查經驗,在結束“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田野工作之後,巴林右旗組進行了小組分享與交流,結合每位同學的研究興趣與獨特視角,确定了研究選題,為撰寫田野調查報告、培養學術研究能力奠定了基礎。

8月22日晚田野工作分享交流與選題确定
為期一個月的田野調查已接近尾聲,巴林右旗調查組更加珍惜在田野中的難得時光,參加了寶日勿蘇鎮一年一度的“中國葵花看赤峰,赤峰葵花看寶日勿蘇”葵花節,深切體驗了巴林右旗農業經濟産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态勢。此外,通過走訪當地産業經濟示範戶、老黨員、老藝術家,繼續記錄關于美麗富饒的“文化巴林”的故事。

拜訪西門塔爾肉牛養殖百萬大戶

拜訪巴彥花嘎查40年老村支部書記

傾聽非物質文化遺産“好來寶”傳承人的故事
在過去的28天裡,巴林右旗組深入體驗了格斯爾非物質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登上賽罕烏拉山頂領略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青山綠水,在參觀遼慶陵、固倫淑慧公主陵了解巴林右旗曆史文化的同時,也看到了各蘇木嘎查産業化、機械化、現代化的畜牧業發展,更感受了高度重視人才教育的“文化巴林”底蘊……這些豐富的田野資料與難忘的田野經曆,都将成為巴林右旗組師生今後學習、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