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上午,佛學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動的第二項内容,宗教學學科建設座談會在我院科研樓301會議室隆重召開。會議由佛學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胡日查教授主持,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學部委員卓新平、魏道儒,前黨委書記曹中建,《世界宗教研究》副主編李建欣應邀參加了此次座談會。前來參會的校外嘉賓還有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旗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阿拉騰達來,烏蘭活佛管理局局長蘇雅拉圖,我校民族學院院長烏日陶克套胡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師生三十多人也莅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這次座談會圍繞兩個主題展開:一是如何有效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是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會議的第一項,首先由卓新平教授向大家詳細講解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後期資助項目幾種不同類别項目的申報流程與評審規則,并探讨了近年來的宗教學研究熱點和項目申報過程中的應注意的一些事項。接下來,魏道儒教授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成功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具有的幾個共同的特征,一是題目本身有創新性,具有填補空白的性質。二是申請書的論證邏輯嚴謹,層次清晰,論據充分。三是前期研究成果具有說服性。除此以外,魏道儒教授還特别提醒大家,項目申報書應該盡量做到技術上沒有錯誤,避免出現書名、人名、标點等錯誤。李建欣教授也在座談會行發言,建議大家申報項目之前應多了解學術前沿動态,梳理往年已經立項的課題,避免重複申報。


會議第二項由《世界宗教研究》的副主編李建欣教授主講。李建欣教授和大家探讨了衆多高校學者都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即如何撰寫和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李建欣教授認為,論文寫作之前,應該先做好兩大定位,一是研究領域的定位,二是學科的定位。今天的青年學者具有思路活躍、選題新穎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引文不規範和寫作功力差的劣勢。鑒于此,李建欣教授又為大家講解了寫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并鼓勵我院青年教師從撰寫學術性綜述文章和外文著作書評為突破口,努力突破學術文章寫作與發表難的瓶頸。


此次座談會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引起了學者們的高度共鳴和贊賞,多位師生在會上頻頻發問,與專家們做了積極互動。會後,各位專家與參會者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