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彙與中國曆史發展第二條基本線索
2019年9月23日上午,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曆史組成員李治安教授,在内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圖書館二樓報告廳作了“民族融彙與中國曆史發展第二條基本線索”的精彩講座。

本次學術講座由伟德首页官网、曆史文化學院、内蒙古高校中國北疆史研究基地聯合舉辦。本報告也是“北疆論史―—曆史文化學院中國史系列講座”之一。
講座由伟德首页官网博士生導師謝詠梅教授主持,伟德首页官网院長烏日陶克套胡教授、曆史文化學院李豔潔副院長、内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齊木德道爾吉教授等專家學者及師生約200人聆聽了報告。
李治安教授講座由四部分内容展開,分别是“農耕、遊牧南北并存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融彙進程”、“後期的漢族、蒙古族、滿族輪流為主和元‘内蒙外漢’、清‘内漢外滿’”、“駁‘崖山之後無中國’”、“重視民族融彙第二條基本線索與江南、北方民族的角色”。講座對中國曆史上的四次民族融彙做了梳理探讨,認為民族融彙是理解中國曆史發展的第二條線索,并批駁了“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論點以及征服王朝論、新清史的部分理論等,認為中華文明是農耕遊牧并存、多元融彙一體的結果。李治安教授對中國曆史發展進程的獨到見解不僅為年輕學者們的研究答疑解惑,同時還為新時期民族史學科未來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報告結束後,内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對李治安教授的精彩報告做了總結,認為李老師不僅提出了認識中國曆史進程的第二條線索,同時還将民族融彙作為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一把鑰匙,十分有利于我們對民族史的研究。

最後,曆史文化學院李豔潔副院長代表主辦方及與會師生向李治安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年輕學人做出了殷切希望。